聯(lián)系電話
-
裂紋缺陷主要特征及發(fā)現(xiàn)方法:鑄件外部或內部有穿透或不穿透的裂紋。熱裂帶有暗色或黑色的氧化表面;冷裂是較干凈的脆性裂紋原因分析:1.碳含量過低,收縮過大2.鑄件厚壁處補縮不足或冷鐵設置不合理3.型砂或芯砂退讓性不好4.鐵液硫含量過高,增加了熱脆性5.內澆口大而集中,個數(shù)少,使局部過熱6.鑄件結構不合理,壁厚變化太突然7.鑄件開箱過早,冷卻太快8.鑄件在落砂清理時,受沖擊過大防止方法:1.控制ωc不應低于2.3%。并適當提高鐵液出爐溫度,降低澆注溫度2.合理設置澆冒口和冷鐵3.砂型不宜太緊實,加入適
-
增碳劑根據(jù)其晶體結構可以分為具有六方石墨結構的增碳劑和非石墨或者具有不規(guī)則組織的增碳劑。石墨為六方層片狀結晶,石墨晶體中的碳原子是以共價鍵結合,其結合力較強,而層與層之間則是以極性鍵結合,其結合力較弱。因此,石墨極易分層剝離,強度極低,由于石墨晶體具有這樣的結構特點,因此在鐵液中長大時就容易長成片狀結構。石墨化增碳劑其生產工藝是將原材料石油焦在石墨化爐中經2500℃以上的高溫加熱,使石油焦無定形的亂層結構碳晶化轉變成三維有序石墨晶體的高溫熱處理過程,即經過石墨化過程,達到石墨化狀態(tài)。生產HT25
-
一、影響因素(1)硅:硅的氧化物也是夾渣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盡可能降低含硅量。(2)硫:鐵液中的硫化物是球鐵件形成夾渣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硫化物的熔點比鐵液熔點低,在鐵液凝固過程中,硫化物將從鐵液中析出,增大了鐵液的粘度,使鐵液中的熔渣或金屬氧化物等不易上浮。因而鐵液中硫含量太高時,鑄件易產生夾渣。球墨鑄鐵原鐵液含硫量應控制在0.06%以下,當它在0.09%~0.135%時,鑄鐵夾渣缺陷會急劇增加。(3)稀土和鎂:近年來研究認為夾渣主要是由于鎂、稀土等元素氧化而致,因此殘余鎂和稀土不應太高。(4
-
1.球化劑和球化處理生產厚大斷面球鐵件時,為了提高抗衰退能力,在球化劑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重稀土,這樣既可以保證起球化作用的Mg的含量,同時也可以增加具有較高抗衰退能力的重稀土元素,如,釔等。根據(jù)國內很多工廠的試驗和生產實踐,采用Re—Mg與釔基重稀土的復合球化劑作為厚大斷面球鐵件生產的球化劑是非常理想的,使用這種球化劑在我們公司的實際生產應用過程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據(jù)有關資料表明,釔的球化能力僅次于鎂,但其抗衰退能力比鎂強的多,且不回硫,釔可過量加入,高碳孕育良好時,不會出現(xiàn)滲碳體。另外,釔與磷
-
一、提高澆注溫度經過觀察統(tǒng)計,每包鐵液澆注的第一箱鑄件粘砂較嚴重,但機加工后的碳渣較少,而澆注的第二箱鑄件粘砂較少,但機加工后的碳渣較多。原因分析,隨著澆注過程鐵液溫度的下降,第二箱的澆注溫度要比第一箱的澆注溫度低10℃左右,而鑄件產生碳渣缺陷與溫度低泡沫氣化不良關系較大。所以,將澆注溫度提高15℃,提高澆注溫度后,減少了碳渣。二、設置集渣冒口在提高澆注溫度后,對還會產生碳渣的部位采取了設置集渣冒口和增加加工余量的方法,使含夾渣物的低溫鐵液流入集渣冒口,減少鑄件碳渣的產生。5個位置設置的集渣冒口
-
鑄造工藝設計高錳鋼的特點是凝固收縮大,散熱性差,據(jù)此,在工藝設計中鑄造收縮率取2.5%-2.7%,鑄件越長大、越應取上限。型砂與砂芯的退讓性一定要好。澆注系統(tǒng)采取開放式。多個分散的內澆道從鑄件的薄壁處引入,且成扁而寬的喇叭狀,靠近鑄件處的截面積大于與橫澆道相聯(lián)的截面積,使金屬液快速平穩(wěn)地注入鑄型,防止整個鑄型內的溫差過大。冒口直徑要大于熱節(jié)直徑,緊靠熱節(jié),高度是直徑的2.5-3.0倍,必須采用熱冒口甚至澆冒口合一,讓充足的高溫金屬液來不足鑄件在凝固收縮時之空位。將直澆道、冒口位于高處(砂箱有5-
-
1、合金化的方法對鐵液收縮有很大影響合金化能有效提高鑄鐵的性能,我們常用的合金元素是鉻、鉬、銅、錫、鎳。鉻:鉻能有效地提高灰鑄鐵的性能,隨著加入量的增加,性能會一直提高。鉻的白口傾向比較大,這是大家最顧忌的問題。加入量太大,會出現(xiàn)碳化物。至于鉻量的上限如何控制,不同的加鉻工藝,上限有所不同,如果鉻加入到原鐵液中,其上限不要超過0.35%,提高原鐵液中的鉻量會使鐵液白口傾向和收縮傾向加大,非常有害。另一種加鉻的工藝不是提高原鐵液鉻是,而是將鉻加入到鐵液包中,用沖入法沖入,這種工藝會大大減少鐵液的白
-
碳當量的選擇至關重要,共晶鑄鐵不是不把CE值調到4.26就可以。設定碳含量的目的是為了滿足碳當量要求,設定碳當量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液相線溫度,獎碳、硅含量作為鐵水的控制目標。設定硅含量的目的是為了滿足硅當量要求,設定硅當量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固相線溫度的要求。設定液相線溫度和固相線溫度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共晶度的要求。控制共晶度的目的是為控制枝晶生成量和漂浮石墨生成量,達到控制鑄鐵凝固組織和機械性能的目的。所以在熔制鐵水時通常以碳、硅含量為控制目標,控制碳、硅含量的本質目的是為了控制凝固時刻鐵水的共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