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皓天檢測儀器有限公司與某理工大學環境模擬技術研究院的校企合作項目傳來捷報 —— 雙方聯合研發的新一代智能高低溫試驗箱成功通過國家計量科學研究院、航空工業集團 3 項技術認證,標志著該設備在溫度控制精度、能耗優化及智能化操作領域達到國內水平。

此次聯合研發歷時 2 年,聚焦高低溫試驗箱的 "精準控溫" 與 "能效升級" 兩大核心痛點。研發團隊融合高校在熱力學仿真領域的理論優勢與企業的工程化經驗,創新采用雙閉環動態溫控系統:通過紅外光譜傳感器實時監測樣品表面溫度場分布,配合箱內 16 點分布式熱電偶陣列,實現對 - 70℃至 180℃全溫域的立體式溫度調控。經認證測試,該設備溫度均勻度達 ±0.8℃,較傳統設備提升 40%,在 - 40℃低溫環境下的溫度波動度可穩定控制在 ±0.3℃以內。 針對行業普遍存在的高能耗問題,合作團隊開發了自適應負載節能算法。基于機器學習模型,設備可根據樣品熱容量自動調節制冷壓縮機與加熱器的輸出功率,在保證控溫精度的前提下,較國標能耗指標降低 25%。某新能源實驗室的實測數據顯示,該設備連續運行 8 小時的耗電量較同類型產品減少 12.6 度,年節能效益可達萬元級。

智能化升級是該設備的另一大亮點。研發團隊開發了試驗流程數字孿生系統,用戶可通過三維可視化界面預設溫度曲線、模擬試驗過程,并自動生成符合 ISO、GB 標準的測試報告。設備搭載的工業物聯網模塊支持遠程運維診斷,通過振動、濕度等傳感器預判潛在故障,使平均運行時間(MTBF)提升至 1.2 萬小時。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此次獲得的 3 項認證包括:國家計量頒發的 "溫度場計量校準證書"、航空工業集團的 "航空航天環境試驗設備認證",以及中國節能協會的 "一級能效認證"。目前,該款設備已進入量產階段,首20 臺訂單已交付新能源電池、半導體芯片等領域企業,用戶反饋其 "測試數據重復性提升 30%,大幅降低了研發驗證成本"。

某理工大學教授表示,校企協同創新模式實現了 "理論突破 - 技術轉化 - 產業應用" 的閉環。此次合作不僅推動了高低溫試驗箱的技術迭代,更培養了 12 名兼具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廣皓天總經理透露,雙方已規劃建設 "環境模擬技術聯合實驗室",下一步將在高低溫 - 低氣壓復合環境設備、快速溫變試驗系統等領域深化合作,持續輸出原創性技術成果。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