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近日,國家標準計劃《發動機(內燃機)附件帶傳動系統自動張緊輪試驗規范》編制完成并征求意見,時間截止到2023年6月3日。主要起草單位為寧波豐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
發動機帶傳動系統最早在19世紀晚期被應用,至20世紀中葉帶傳動系統大規模被應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與技術變革,目前發動機帶傳動系統主要應用兩個部位,一為附件帶傳動系統,二為正時帶傳動系統。帶傳動系統是發動機關鍵零部件,其構成主要包括傳動帶、帶輪、惰輪及張緊輪等,附件帶傳動系統決定著發動機輪系各部件(電機、空調壓縮機等)在使用過程中的有序聯動。正時帶傳動系統決定著發動機凸輪軸驅動氣門在正確的時間開閉,配合活塞完成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過程。
張緊輪是發動機附件帶傳動系統應用的關鍵部件,其主要起到傳動系統張緊力調節作用,使傳動系統張緊力保持穩定狀態,既能實現降噪減振又能提高帶傳動系統使用壽命和傳動精度。張緊輪發展至今幾經技術變化,目前均具備自動張緊功能,其能夠根據附件帶的長度變化自動調節系統張緊力,一般可分為機械式自動張緊輪和液壓式自動張緊輪,由于機械式自動張緊輪應用較為普遍,本標準規定了機械式自動張緊輪的試驗規范。
本標準規定了發動機附件帶傳動系統機械式自動張緊輪(以下簡稱張緊輪〉的試驗規范,主要包括高溫耐久性試驗、冷熱沖擊耐久性試驗、腐蝕試驗、污染試驗、提起試驗、耐臭氧試驗、跌落試驗及急扭試驗。本標準適用于發動機應用的機械式自動張緊輪,不適用于張緊輪中帶輪或軸承、直線式張緊輪和雙向張緊輪。
發動機附件帶傳動系統機械式自動張緊輪應用在附件帶傳動系統中.機械式自動張緊輪試驗包含高溫耐久性試驗、冷熱沖擊耐久性試驗、腐蝕試驗、污染試驗、提起試驗、耐臭氧試驗、跌落試驗及急扭試驗。其中高溫耐久性試驗、冷熱沖擊耐久性試驗、腐蝕試驗、污染試驗可通過傳動帶式驅動或拉線式驅動兩種試驗方式實現。
將張緊輪安裝在試驗裝置中,設置規定試驗頻率和擺角,啟動試驗,將其在100℃士5℃的試驗裝置中運行1個小時,隨后將張緊輪安裝在-40℃±2℃的試驗裝置中,靜置1小時后啟動試驗,運行1個小時,以上為1個循環,按照以上方法循環3次,并在每個循環張緊輪運行0小時,1小時和2小時時進行數據采集。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