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FC100運載無人機 1500次循環電池
大疆 FC100 運載無人機以80 公斤旗艦級載重、全地形適應力與智能化安全系統,重新定義了空中運載的邊界。其核心價值不僅在于突破地理限制,更在于通過技術創新為多行業提供降本增效、安全可靠的解決方案。以下是其核心應用場景及突破性價值:

地理突破:在地震后的廢墟、洪水圍困的孤島、山火阻斷的村落,FC100 憑借 IP55 防護等級與 - 20℃至 40℃寬溫域運行能力,可在暴雨、沙塵、極寒等惡劣條件下穩定作業。其單電 80 公斤載重可一次性運輸 50 人單日口糧或 20 箱急救藥品,雙電模式 12 公里續航覆蓋縱深災區。
精準觸達:全向感知系統(激光雷達 + 毫米波雷達 + 五目視覺)每秒生成 30 萬點云數據,可識別直徑 10 厘米的障礙物并自主避障。在榕江洪災中,類似技術已實現 1.8 公里洪泛區的精準空投,而 FC100 的 30 米智能空吊系統更支持 “懸停 - 緩降 - 自動脫鉤" 全流程自動化,無需地面人員干預。
從零件到整機的跨越:傳統電力運輸局限于絕緣端子等小型部件,FC100 則可吊運 80 公斤級避雷針、絕緣子等大型設備至百米高塔。國網青海分公司實測顯示,5000 米基站運輸任務從 20 人 3 天縮短至 FC100 單次 25 分鐘完成,施工周期壓縮 70%。
高海拔續航保障:雙電池熱替換技術與 9 分鐘極速快充,使 FC100 在 - 15℃環境下仍能保持 95% 放電效率,滿足高原基站全天候運維需求。
從砂石到工程機械的跨越:FC100 單次可吊運 1.5 噸預拌混凝土直達陡峭邊坡作業面,替代 50 人搬運隊 5 小時高強度勞動,工期縮短 30%。其 6000 米海拔適應性與 12 米 / 秒抗風能力,可在高原峽谷中穩定運輸中小型工程機械。
成本性降低:運輸成本僅 3.2 元 / 噸公里,較山區人力搬運降低 84%。西南某水電站項目中,FC100 跨山運輸建材的單次成本從 1200 元降至 720 元。
山區農業賦能:在梯田、坡地等傳統機械難以抵達的區域,FC100 可精準投送肥料、農藥,減少人工勞作與土地壓實。西藏牧區測試顯示,其運輸飼料效率是騾馬托運的 8 倍,支持規模化養殖。
特色產業支撐:雙向運輸鏈路助力偏遠地區發展林下經濟,如向山區運輸果樹苗木,返程運輸中藥材,形成 “空中供應鏈"。
林業防火先鋒:搭載滅火彈與水泵至火場周邊,避免車輛碾壓植被;實時回傳火情數據,輔助指揮中心動態調整撲救策略。
災后防疫消殺:洪水退去后,FC100 可掛載消殺設備,利用 30 米繩長與 1.2 米 / 秒收放速度,對污染區域進行消毒,減少人工暴露風險。
環境運輸:在南極科考中,FC100 的低溫續航能力可運輸科研設備至冰原站點;青藏高原測試中,其 6000 米海拔適應性保障了氣象傳感器的穩定部署。
數據采集先鋒:通過 PSDK 接口搭載環境檢測儀,FC100 可在無人區進行大氣成分、冰川運動等多維度數據采集,替代傳統人工徒步采樣。
影視創作突破:在德國柏林測試中,FC100 的 4K/60p 拍攝能力為運動場景提供流暢畫面;其精準懸停與大載重特性,可吊運攝影器材至懸崖、峽谷等特殊機位。
高危環境作業:在化工園區、核設施等危險區域,FC100 可替代人員進行設備巡檢與樣本采集,降低職業暴露風險。
動力系統革命:62 英寸碳纖維槳葉與升級電機實現單軸 82 公斤拉力,高溫變形率降低 90%,使 FC100 在 12 米 / 秒強風中仍能穩定飛行。
能源生態重構:41Ah 電池支持 1500 次循環,9 分鐘快充技術與低溫自加熱功能,解決續航焦慮。
安全冗余設計:六重安全架構(激光雷達 + 毫米波雷達 + 五目視覺 + 降落傘 + AR 輔助 + 無滾轉飛行)構建全場景防護網,即使在信號干擾或電機故障時仍能保障安全。
從應急救援的生命速遞到工業物流的效率革命,從偏遠山區的產業激活到極地科考的數據先鋒,大疆 FC100 正以技術普惠的姿態,讓空中運載成為各行業突破地理與成本桎梏的核心引擎。其價值不僅在于硬件性能的躍升,更在于通過開放生態(PSDK 接口、司運云平臺)與全鏈路服務(保險包、培訓體系),推動低空經濟從概念走向規模化落地 —— 這正是 “解鎖多行業無限可能" 的意義。
大疆FC100運載無人機 1500次循環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