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GW1】山東博科儀器以客戶為中心,以服務為宗旨,以創新為動力。
城市內澇治理中,排水系統的實時監測與快速響應是關鍵環節。傳統監測設備常因結構復雜、部件易損導致維護頻繁,尤其在暴雨等天氣下,故障率顯著上升。智慧內澇雨水排水監測系統通過模塊化設計與高可靠性材料應用,構建起結構精簡、耐用性強的監測網絡,為城市防汛提供穩定的數據支撐。
硬件架構的極簡優化
系統核心監測終端采用一體化集成設計,將液位傳感器、流量計、雨量計及通信模塊封裝于IP68防護外殼內,整機厚度不足15厘米,可直接安裝于排水井壁或立桿上。內部電路采用環氧樹脂灌封工藝,隔絕水汽與腐蝕性氣體,確保在-40℃至85℃環境下穩定運行。以某城市老城區改造項目為例,300套設備連續3年運行,故障率較傳統分體式設備降低92%。
傳感器選型注重抗干擾能力。液位測量采用靜壓式傳感器,通過不銹鋼膜片感知水壓變化,避免超聲波傳感器因管壁反射或漂浮物產生的測量誤差。流量監測選用電磁流量計,利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直接測量導電液體流速,無需考慮管道材質與流體密度,在含泥沙量30%的污水環境中仍能保持±2%的測量精度。雨量數據則通過翻斗式雨量計采集,其機械結構僅包含3個運動部件,年維護僅需清掃集水口落葉。
通信與供電的冗余設計
數據傳輸采用4G+LoRa雙通道模式,主信道故障時自動切換至低功耗廣域網,確保暴雨期間信號遮擋環境下的數據連續性。某次臺風監測中,系統在4G基站癱瘓的情況下,仍通過LoRa網絡持續上傳12小時水位數據,為調度搶險提供關鍵依據。供電系統配置太陽能+鋰電池雙電源,100W單晶硅太陽能板搭配200Ah磷酸鐵鋰電池,可支持設備在連續7天陰雨天氣下正常工作,消除市電中斷風險。
運維管理的降本增效
結構簡化直接帶來維護成本下降。系統支持遠程自檢功能,管理平臺可實時監測設備電壓、信號強度及傳感器狀態,異常時自動觸發工單。現場維護僅需更換模塊化組件,如某次液位傳感器故障,技術人員10分鐘內完成備件替換,較傳統設備維修效率提升5倍。據統計,該系統全生命周期維護成本較傳統方案降低65%,特別適合老舊城區管網改造場景。
從硬件集成到運維模式,智慧內澇雨水排水監測系統以“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突破復雜環境下的可靠性瓶頸。其通過減少物理接觸點、優化能量傳遞路徑、強化系統自愈能力,構建起適應城市內澇監測需求的韌性網絡,為防汛減災提供可信賴的技術保障。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