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文件】 導讀: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印發《“十四五”市場監管科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以全面深入推進市場監管科技發展,其中,培養國家重點實驗室,有效規范檢驗檢測,利好
儀器儀表行業。
科技是發展市場監管事業的戰略支撐,是提升市場監管效能的內生動力,是推進市場監管現代化的有力保障。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印發《“十四五”市場監管科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以全面深入推進市場監管科技發展,其中,培養國家重點實驗室,有效規范檢驗檢測,利好儀器儀表行業。
在培養國家重點實驗室,規劃表明,截至“十三五”末,全系統擁有科技人員近 14 萬人,技術機構數量超過 3800 個,我國實驗室面積近1100萬m2、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10個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117個。《規劃》指出,市場監管科研攻關能力總體仍然偏弱,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市場監管技術機構偏少,科技創新基地建設處于起步階段,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尚處空白。
為了更加牢固創新基礎,《規劃》中提出,要爭取實現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零的突破”,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達到3—5個。新建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60個以上、技術創新中心20個以上。建設國家級質量
標準實驗室10個,新建國家質檢中心30個以上,建成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50個以上、國家標準驗證點50個以上,新增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10個以上,總局科普基地達到30個。
《規劃》制定要圍繞市場監管重點領域和發展需求,有計劃、有重點地布局建設一批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通過總局科技計劃項目支持,引導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開展前相關性技術研究,并建立重大科研攻關和應急項目直接委托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承擔機制。
《規劃》還鼓勵省部共建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以推動地方政府在政策、資金、場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時,為了發揮集群優勢,開展協同攻關,強化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重大科研創新,切實產出一批重大原創成果,鼓勵圍繞行業發展和區域創新,組建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聯盟。
另外,在有效規范檢驗檢測中,規劃先表明。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就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市場監管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截至“十三五”末,我國科研、檢測儀器設備100多萬臺/套、原值超過670億元,建成國家質檢中心489個、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35個。
自主研制北斗精準時間頻率傳遞計量裝置,實現了超遠距離歐亞鏈路時間傳遞,推動北斗鏈路應用于國際標準時間計算,支撐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建設。突破寬帶千瓦級大功率電磁超聲儀器和 800℃超高溫電磁聲檢測(EM A T)傳感器技術,有效滿足我國承壓設備領域 90% 以上高溫在線超聲測厚需求。
研發的功率基標準裝置、高靈敏四極質譜儀、異頻雙波差分拉曼光譜儀等一批設備實現進口替代,激光干涉絕對重力儀、病毒氣溶膠富集采集儀、高端電磁超聲測厚儀等一批設備實現規模化應用。積極參與相關領域國際標準制定,在埃塞俄比亞、泰國、柬埔寨等國開展輕軌、遙感衛星、農業種植等多方面的標準適用性研究。
但同樣,目前市場監管科研攻關能力總體仍然偏弱,部分重大關鍵技術和儀器裝備自主研發能力不強,面臨“卡脖子”風險;市場監管與前沿新技術的融合程度仍然偏低,監管科學化、精準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
《規劃》介紹,要提升市場監管科研攻關能力,加強在市場綜合監管技術、食品安全監管技術、藥品質量與安全監管技術等領域的研究。到2025年,取得30個以上市場監管重大關鍵技術突破,培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成果3項以上,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課題)550項以上。同時,為提升檢驗檢測機構國際競爭力,需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檢驗檢測知名品牌。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