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近年來,我國推行多項大型儀器設施等科研資源開放共享政策。
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指出,力爭用3年時間,基本建成覆蓋各類科研設施與儀器、統一規范、功能強大的專業化、網絡化管理服務體系;2018年,“打造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平臺”被寫入總理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
創新成果的產生離不開科研設備的支撐。為盤活設備資源,提高科研儀器設備使用效率,降低科研機構及企業研發成本,東莞于2020年11月上線成立東莞市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并于近期出臺一攬子配套政策。
目前該共享平臺已匯集了中國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東莞市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東莞理工學院、廣東醫科大學以及眾多新型研發機構和龍頭企業等79個單位,約4700多臺套科研儀器設備。
涵蓋生物醫藥、電子電氣、化學化工、機械等多個行業領域,包括透射式
電子顯微鏡、大型熱真空試驗系統、MRI核磁共振成像系統、工業CT等一批高精尖儀器。
平臺采用統一規劃、資源共享、市場化運作原則,搭建起政府與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間的橋梁,開展多層次的儀器設備共享服務,為東莞地區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提供共享服務。截至今年9月底,平臺已經累計為各類用戶完成679次服務。
近期,東莞又出臺了《東莞市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資助管理辦法》等一攬子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配套政策,從創新鏈條各環節入手,解決科研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痛點、難點問題。
成績固然令人欣喜,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雖然很多地方建立了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但目前仍有許多儀器游離在平臺以外。共享意識淡薄、共享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在大型科學儀器擁有單位仍普遍存在。
為此不少地方以立法的形式促進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和實施,如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促進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共享規定》;南昌市制定了《南昌市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資源共享促進辦法》;鄭州市制定了《鄭州市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共享促進辦法》;江蘇省制定了《江蘇省促進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共享規定》等等。
雖然制度保障有了,但這并不意味著儀器共享平臺的建設就一帆風順了,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的建設、完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可喜的是,我們已經在路上。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