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深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垃圾的產生量也在急劇增加,原來的垃圾填埋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如何處理好生活垃圾,已經成為全社會必須面對的問題。
2019年我國全面開啟垃圾分類處罰條例,從上海到全國46個城市試點,推行垃圾分類已成為新時尚。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要求,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
經過長期的準備和大力宣傳,垃圾分類的知識和理念已經深入千家萬戶,氛圍可謂相當濃厚。然而在垃圾分類的執行過程中,也存在很多“不可抗力”的很難通過人工監督或者居民的自律來解決的問題,如垃圾分類站內的惡臭氣味兒。
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垃圾分類又迎來了困難的季節。每年的夏季,相關部門都會收到居民對于垃圾的各種投訴:垃圾處理不及時、垃圾桶異味、垃圾箱臭氣熏天等,都是環保領域上“老大難”的問題。在近年推進的垃圾分類號召中,夏日垃圾投放站惡臭氣味兒問題成為關注的焦點。
在2020年上海生活垃圾分類示范街鎮的新的考評辦法中,首度將“垃圾投放點采取異味控制措施”單列為考核項目??梢?,垃圾箱異味處理已經從一個待解決問題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讓廣大居民在養成垃圾分類習慣的同時,不在被垃圾垃圾所產生的惡臭氣味兒所困擾。
隨著垃圾分類措施的不斷細化,以及物聯網與智能化的不斷發展,不少居委會和物業管理部門開始通過異味在線監測設備結合智能噴淋裝置,解決垃圾投放站異味問題。
在智能傳感裝置感受到異味超標時,智能聯動到噴淋除臭系統,即便在沒有人工監督的情況下,也能有效達到惡臭氣體的監測與治理,相比較于傳統的人工除臭來說要便捷不少。
為了加快垃圾分類進程,越來越多的小區開始使用智能垃圾分類亭,這本是一件好事,但異味兒沒有及時清理反而成了一個空氣污染源,導致垃圾亭被居民嫌棄。如今臭氣異味在線監測系統可以與自動噴淋除臭系統達成共同作用。通過智能化的監測聯動噴淋系統,不僅節約臭氣治理的人力投入,還能通過數據精準分析治理效果,為垃圾站異味治理提供有效且長期的解決模式。
目前,我國環保產業正處于加快發展時期。隨著人們對惡臭氣體污染的重視,相關政策法規的建立和完善,相信對于惡臭污染源的監測預防治理將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