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企業】2019年5月16日,和利時順利通過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機構層層審核,獲得“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換版認證證書。這是和利時繼2018年10日通過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簡稱兩化融合)管理體系,依據發布的國家
標準再次通過認證。
和利時始創于1993年,是中國自動化與信息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目前公司員工3000余人,業務遍及海內外。公司總部位于北京,在杭州、西安、深圳、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印尼設有研發、生產或服務辦公基地,并在全國各地設有數十處服務機構。公司的業務集中在工業自動化、軌道交通自動化和醫療自動化三個領域。每個業務領域又包含三個業務方向:工業自動化包含過程自動化、離散自動化和礦山自動化;軌道交通自動化包含干線鐵路自動化、城際鐵路自動化和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化;醫療自動化包含中藥調劑自動化、顆粒包裝自動化和實驗自動化。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建設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在2013年8月出臺的兩化深度融合五年行動計劃中作為首要行動提出來。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明確指出加強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制定和應用推廣。2017年5月,國家正式發布兩化融合管理體系(GB/T 23001-2017),該體系為企業在信息化條件下做好綜合管理體系的頂層設計提供了一個總體框架,幫助企業在信息化環境下不斷優化原有的管理體系,并賦予它們信息化時代新的特征,促進不同體系深層次的融合,從而提升企業的管理現代化水平,這稱之為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與其它管理體系的“1+N”關系模式。
2018年10月,以業務為導向,北和公司牽頭,在集團各部門大力支持下,成立認證項目團隊,正式啟動體系的貫標工作。根據總體策劃,整個認證工作分為前期準備、體系策劃、體系實施與運行、監視測量、改進和驗收六個階段。同時發布項目計劃書,對項目質量目標、組織結構、里程碑計劃、預算計劃、資源計劃和風險管理方面進行了明確定義,確保認證目標的達成。
2018年11月,和利時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培訓在會議廳成功舉辦,集團董事長邵柏慶帶領業務相關領導及項目成員共50余人參加了本次培訓。在培訓會上,邵柏慶指出,“在‘兩化融合’、‘智能制造’大趨勢下,和利時一方面在軌道交通、工業自動化和醫療大健康三大業務領域具有良好的工業化基礎;另一方面,投入和開發內部SAP等信息化系統,為信息化打下堅實基礎。” 同時,邵柏慶還提出“面對新形勢,和利時要積累以往的經驗,并以新的標準和指導思想推進工作。公司依托在自動化和信息化領域的技術優勢,提出了“3+1+N”協同發展戰略,對內用融合了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技術,賦能和利時現有三大自動化業務,提升公司方案水平和實施能力,推動集團現有業務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對外通過開發面向工業企業用戶、
APP、系統集成商和平臺運營商四位一體的工業互聯網集成開發平臺,賦能大型企業數字化轉型和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工業互聯網生態環境的形成,提升整個行業的智能制造水平。”
2019年3月,認證項目團隊一邊學習體系標準,一邊固化并落實規范要求。通過標準培訓、文件編制和更新、文件培訓、體系試運行、風險評估、內部審核、管理評審、體系完善等階段的充分準備,按照時間節點高質量地完成了認證準備工作。2019年3月29日順利通過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現場審核,公司在兩化融合持續推進和示范性作用受到審核專家的一致好評。
2019年5月,和利時兩化融合認證申請材料分別通過了中國兩化融合服務聯盟和工業和信息化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聯合工作組的合規性審查、專家復核、公示和監督審核決定等層層環節后,順利獲得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證書。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GB/T 23001-2017)認證的通過,標志著和利時建立了以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為依托的兩化融合管理機制,全面提升了核心市場競爭力。和利時作為兩化融合貫標示范企業,將繼續行業示范性作用,為中國制造和工業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