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產業】近日,記者在湖北黃石、武漢、宜昌采訪發現,高清視頻攝像頭、物聯卡等駐守長江干堤、三峽庫區、城中湖泊構筑了智慧防汛網,讓抗洪一線的干部群眾從此抗洪耳聰目明。
圖片源自網絡
在黃石鄂州交界處直到黃石河口段這段26公里內的長江干堤上,43個360度可旋轉高清視頻攝像頭全天候無休布設在34套監控點位,它們日夜向監控中心傳送堤壩實時畫面。通過移動36條數據專線貫通監控中心,地圖信息、智能分析、網絡傳輸等子系統實現聯動,整套系統能自動甄別預警危險異常情況。
湖北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套長江干堤視頻
監控系統,具備多點接入、多路錄像、多點監看、統一監控管理等功能,它擁有良好的伸縮性和業務擴展能力,近期被湖北省水利廳評為全省水利系統標桿項目,“整套系統今年2月份開建,它在今年的防汛作戰中,得到了黃石市市委書記和市長的充分肯定。”
據了解,該監控視頻系統不僅可以滿足長江干堤防汛可視化管理與指揮要求,還可以同時對河道周邊事故多發地帶、工業廢水、違法排污行為等重點管理區域起到監管與威懾作用。
在宜昌三峽庫區,記者看到移動物聯網技術為三峽庫區筑起了水陸空預警屏障。在宜昌秭歸縣,當地國土、水利部門,通過布局在山體易滑坡處、各流域、水庫等100多個含有移動物聯卡的監測樁和監測點,實現了監測并預警山洪災害,為防汛救災研判提供科學依據。
“我們的監測樁內置
傳感器,傳感器可以獲取該監測點的含水率、坐標定位等信息。一旦監測點發生了位移,傳感器就會將采集到的信息數據借助安裝在監測設備內的物聯卡遠程傳送至監控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后臺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數據變化分析,及時提出應對措施,實現地質災害的監測預警。”
湖北是千湖之省,去年黃石大冶市市艱辛的“大冶湖保衛戰”還歷歷在目,大大小小的湖泊是防汛抗洪時需排除的洪水隱患。今年梅雨期間大冶市水利局開始與湖北移動合作,在全長18.5公里的大冶湖堤防上,全程布設監控點位,每個監控點位架設一臺星光級別球機,實現防汛視野無死角覆蓋。
據介紹,政府部門還配備了無人機、移動4G單兵及布控球,實現應急指揮,這是黃石區內湖運用的先進技術。工作人員可通過PAD、手機客戶端、PC端等多種通信設備遠程查看監控視頻系統傳輸到水利水產局監控指揮中心的圖像。
(原標題: 移動信息化構筑智慧防汛網讓抗洪耳聰目明)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