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聚焦點】污泥不僅是污水處理廠和化工企業的“心腹大患”,即使是路人走過污泥堆置之處,也多掩面而過唯恐避之不及。污泥處理設備的使用則能吃進污泥,將污泥變成多種可利用資源。
隨著我國環保意識的加強以及污泥處理技術的發展,污泥已經不再讓人望而生畏,越來越先進的污泥處理設備不僅能夠吃進污泥變成資源,還解決了污泥處理企業污泥處理投入高、回收低下的尷尬。近年來,主動建設污泥處理系統,購買污泥處理設備的用戶越來越多,以往可能只是應付相關部門的檢查,但如今用戶在購買設備時,更關注污泥處理的實際運行情況,真正從根本上處理污泥。
近日,安徽合肥污泥綜合處理廠有望本月在小倉房污水處理廠北側開建。該污泥綜合處理廠不僅能處理污泥,而且能處理餐廚垃圾、過期食品等。
城市污水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產生中水的同時還會產生污泥。“以合肥主城區的10座污水處理廠為例,每天至少要產生400噸污泥,這一數字目前還在增長。”在合肥長期從事污泥處置的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合肥市污泥的處置方式主要有三種,種是焚燒:把污泥中的有機物燒盡,而焚燒時產生的煙氣會進行凈化排放;第二種是簡單的日光晾曬,然后成為綠化園林用土,變成肥料;后一種是直接填埋。
城市污水經過處理之后,除了水質提高便于對外排放之外,伴隨而來的還有大量的污泥。合肥市排水辦相關專家介紹,目前合肥市主城區有十個污水處理廠每年可產生20到22萬噸的污泥,每天至少400噸污泥。預計2015年,這一數字還將繼續上升。
不過,從明年開始,合肥有望再添一種處理污泥的新方式。據悉,快本月內,合肥將在小倉房污水處理廠北部建設一座污泥綜合處理廠,這也是全市污泥綜合處理廠。該項目一期工程設計日處理規模200噸濕污泥(含水率80%),用地27.3畝;遠期擴建到600噸/天的規模。該項目主要服務合肥城區的東部區域,覆蓋小倉房、十五里河、濱湖污水系統。
專家透露,目前合肥市污泥的處置方式主要有3種。首要的處理方式為焚燒,燒盡污泥中的有機物,而且焚燒產生的煙氣經過凈化后,污染物指標符合國家有關要求。此外,相當大一部分的污泥會被進行簡單的日光晾曬,然后進行綠化園林用土,變成肥料;后一種則是采取直接填埋。
合肥市排水辦相關專家透露,在合肥市小倉房污水處理廠北部,要建設一座合肥市污泥綜合處理廠,目前該項目的用地已經得到國土資源部的批復,正在等候省國土資源廳批復。
在主管部門提供的規劃用地范圍內,一期布置200噸/天的建設規模,用地27.3畝,遠期擴建到600噸/天的規模時,只需再利用剩余的19.83畝土地即可。據了解,本工程的處理對象為合肥市城區各污水處理廠的脫水后污泥。服務范圍為合肥城區東部區域,主要覆蓋小倉房、十五里河、濱湖污水系統,包括小倉房、十五里河、濱湖、塘西河、王小郢、經開區等污水處理廠。
除了處理污泥,該項目同時可處理合肥市區范圍內的餐廚垃圾、過期食品等其他有機固體廢棄物,每天可處理100-150噸。從建設方了解到,一期工程計劃在今年年底開建,明年10月可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