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聚焦點】近日,聯合實驗室承擔的交通運輸部西部交通科技計劃項目“公路交通氣象環境能見度監測設備研制與降水量監測技術研究”和“公路交通氣象環境路面狀況監測設備研制”在北京通過專家組驗收與成果鑒定。
由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與國家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共同成立的“交通光電技術應用聯合實驗室”,在光電技術應用在交通領域方面的研發獲得突破。由其承擔的交通運輸部西部交通科技計劃項目“公路交通氣象環境能見度監測設備研制與降水量監測技術研究”和“公路交通氣象環境路面狀況監測設備研制”兩個項目近日通過驗收與成果鑒定工作。兩項目總體達到了先進水平,部分研究達到水平,為項目的后續應用推廣和奠定了基礎。
2009年,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與國家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共同成立了“交通光電技術應用聯合實驗室”,合作開展光電技術在交通領域的應用研究。幾年來,聯合實驗室在公共交通、防災減災、安全保障領域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
近日,聯合實驗室承擔的交通運輸部西部交通科技計劃項目“公路交通氣象環境能見度監測設備研制與降水量監測技術研究”和“公路交通氣象環境路面狀況監測設備研制”在北京通過專家組驗收與成果鑒定,驗收專家組對兩個項目的完成情況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項目總體達到了先進水平,部分研究達到水平。這為項目的后續應用推廣和科技獎勵申報奠定了基礎。
這兩個項目是交通運輸部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基于物聯網的公路網運行狀態監測與效率提升技術”項目的子項目,該專項運用物聯網理念和技術,開展區域干線公路網運行狀態信息監測、傳輸、處理、發布等方面關鍵性技術研究和設備研發,面向路網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實時路網運行狀態信息服務的示范應用。
在項目研制過程中,聯合實驗室的交通光電技術研究團隊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公路交通氣象環境能見度監測傳感器”與“公路交通氣象環境路面狀況監測傳感器”,解決了外場應用中高穩定性光源研制與高精度光電弱信號探測等技術難題,可實時監測霧霾情況下公路能見度及雨雪等惡劣天氣下路面積水、結冰狀況,為高速公路管理部門提供車輛安全行駛建議。兩類傳感器設備均通過了第三方產品質量檢測。相關研究成果申報國家4項,其中發明2項,授權實用新型2項。目前設備已成功應用于交通部重慶高速物聯網示范工程項目,在200多公里某高速路段內安裝了8套能見度傳感器和6套路面傳感器,設備運行一年情況良好,深受用戶單位好評。
“公路交通氣象環境能見度監測設備研制與降水量監測技術研究”和“公路交通氣象環境路面狀況監測設備研制”兩個項目是交通運輸部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基于物聯網的公路網運行狀態監測與效率提升技術”項目的子項目,該專項運用物聯網理念和技術,開展區域干線公路網運行狀態信息監測、傳輸、處理、發布等方面關鍵性技術研究和設備研發,面向路網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實時路網運行狀態信息服務的示范應用。
在“公路交通氣象環境能見度監測設備研制與降水量監測技術研究”和“公路交通氣象環境路面狀況監測設備研制”兩個項目的研制過程中,聯合實驗室的交通光電技術研究團隊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公路交通氣象環境能見度監測傳感器”與“公路交通氣象環境路面狀況監測傳感器”,解決了外場應用中高穩定性光源研制與高精度光電弱信號探測等技術難題,可實時監測霧霾情況下公路能見度及雨雪等惡劣天氣下路面積水、結冰狀況,為高速公路管理部門提供車輛安全行駛建議。兩類傳感器設備均通過了第三方產品質量檢測。相關研究成果申報國家4項,其中發明2項,授權實用新型2項。目前設備已成功應用于交通部重慶高速物聯網示范工程項目,在200多公里某高速路段內安裝了8套能見度傳感器和6套路面傳感器,設備運行一年情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