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座座變電站在城市鄉村拔地而起,一條條銀龍貫通桃鄉大地,肥城電網全面優化升級,堅強的智能電網覆蓋全市,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充足動力。
俺們過上了像城里一樣的電氣化生活
“10年前那個時候,村里電壓忽高忽低,家里除了個電燈泡,什么電器也沒有,還特別怕打雷下雨天,一碰見打雷下雨,家里一片漆黑?,F在好了,供電公司兩次給俺村進行電網改造,電壓穩定了。現在生活質量也高了,村里的用電條件好了,俺家添置了一臺空調,做飯也換了電磁爐,這也讓俺們過上了像城里一樣的電氣化生活。”肥城市安站鎮站北頭村村民王志強高興地說。
十年的電網建設,站北頭村的用電環境明顯改善。村里原來的180千伏安變壓器更換為460千伏安的變壓器。改造10千伏線路0.97千米,同時把35平方毫米的裸線換成了更加節能環保的50平方毫米的絕緣導線,400伏低壓導線改造3公里,下戶線更換導線7.8千米,全村480多戶全部用上了新型電子表,安裝了安全系數更好的漏電保護器。村里超負荷、超半徑等農網“卡脖子”現象得到了徹底根治,大大提升了該村可靠用電水平。
目前,肥城市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已達到99.88%,農村10千伏主干線路基本實現手拉手供電,鄉鎮駐地、村莊內10千伏及低壓線路全部實現絕緣化,一戶一表率實現100%,建成了以堅強為基礎、智能為特征的新型農網。
從有人值守到無人值守
十年,肥城電網110千伏輸電線路由4條增加到8條、35千伏輸電線路增加到27條、6-10千伏配電線路增加到109條,總長度累計1958千米。220千伏變電站打破零的突破,發展到目前的3座,110千伏變電站由3座增加到7座。變電容量從33.39萬千伏安增加到65.9萬千伏安。電網設備在10年間也悄然發生著變化,自動化設備及微機保護的全面應用讓設備更加智能,光纖、智能設備的使用實現了變電所從有人值班到無人值守的轉變。
“十年前,所有的變電站都是需要工作人員看守的,基本上就是生活在變電站里,離不開人?,F在都智能化了,所有的操作在微機上就可以實現,把人解放出來了。傳統的水泥電桿逐漸被鐵塔、鋼管塔所取代,高低壓開關柜越來越精細化、智能化??萍嫉陌l展帶來了電網設備的更新換代,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也進一步增強。”尚莊操作隊隊長孫緒富細數著十年里電網的變化。
當好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2011年,全市社會經濟用電量達16.51億千瓦時,比十年前增長了2.3倍。用電量的增長可以反映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狀況,電力作為經濟發展的先行官,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安全可靠充足的電力供應。在滿足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同時,我們力爭讓電源布點、網架結構更加合理,電網運行更加堅強,運行更加經濟,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肥城公司經理王磊說。
岱宗500千伏智能變電站落戶肥城,110千伏軍地變電站進入電氣設備安裝階段,110千伏白云變電站開工在即……新一輪的電網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肥城公司將著力提高全市電網裝備水平、自動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把肥城電網建設成為“結構堅強、安全穩定、技術先進”的綠色電網,為全市經濟騰飛奠定基礎,提供電力供應保證。
十年數字的變化見證了一代肥電人的艱辛與努力,見證了肥城電網十年的進步與發展。回首過去的十年,數字告訴我們身后的堅實足跡和碩果累累,展望即將到來的十年,肥城公司將繼往開來,以嶄新的數字書寫“一強三優”的肥城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