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財報】8月12日,海能技術(430476)披露2025年半年度報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36億元,同比增長34.87%;歸母凈利潤547.15萬元,同比扭虧;扣非凈利潤121.97萬元,同比扭虧;基本每股收益為0.07元。
海能技術是專業從事科學儀器及分析方法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屬于中國證監會規定的
儀器儀表制造業。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為食品營養與安全檢測、藥物及代謝產物分離分析、農產品及加工制品質量與安全檢測、環境污染物監測、大學及職業院校科研與教學提供科學儀器及分析方法,致力于“成為世界一流的科學儀器服務商”。
多年來,海能技術基于光譜、色譜、電化學等原理與技術,通過堅持不懈的自主研發和并購合作,逐步形成了以有機元素分析、樣品前處理、色譜光譜、通用儀器為主的四大系列百余款產品,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農林水產、環境、第三方檢測、化工、新能源、半導體、新材料、科研與教育等領域,為廣大科研工作者和質量控制從業人員提供生產工具和分析檢測方法。
2025年上半年,公司基于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堅持長期發展戰略、聚焦科學儀器主業,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號召,根據年度經營計劃,保持穩定的研發和市場投入,加強精益管理,不斷提升整體運營效率,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3,606.80萬元,同比增長34.87%;營業總成本14,047.00萬元,同比增長8.0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47.15萬元,同比增長139.0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416.92萬元,同比增長54.59%。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資產總額54,658.12萬元,較期初降低2.43%;負債總額11,245.85萬元,較期初增長26.82%;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43,801.80萬元,較期初降低7.16%。
海能技術表示,報告期業績扭虧為盈系前期的研發、市場投入及多品種的產品布局在報告期內得到了較好的市場反饋,報告期內,四大系列產品收入均實現增長所致。
半年報顯示,自2016年以來,公司研發投入連續8年保持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20.85%。近3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均超過15%。上半年,公司及子公司新增發明專利12項。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已獲得發明專利 53項、實用新型專利131項、外觀設計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91項,已受理在審查的發明專利申請41項。
半年報披露,海能技術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研發的“細胞膜色譜智能分析儀器”已進入產業化前期,該產品具備智能化、高通量、生物識別等特性,有巨大應用前景,將提升國內新藥研發領域的研發效率和自主可控能力。此外,公司正推進基于國產“鴻蒙系統”的儀器操控系統開發,提升數據安全,計劃在今年內完成部分型號的上線。
為順應智能制造的發展趨勢,海能技術全資子公司海能基石投資2.3億元在上海松江建設科學儀器智能制造基地,將引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設備,探索無人產線和智慧倉儲系統。同時,公司大模型智能運營部也已完成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規劃,計劃于下半年實施,將有效提高公司運營效率。
海能技術表示,相較于各細分領域國外知名儀器廠商,公司目前在收入規模、產品技術、研發實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未來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并推動產品智能化、自動化發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