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產業報道】鋰礦資源被譽為“白色石油”,是國家重要的戰略性礦產資源。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采取措施,從化石燃料轉向清潔能源,鋰成為當前清潔能源關鍵礦產中的“明星產業”。2022年度統計數據表明,我國鋰礦儲量(折氧化鋰)同比上漲57%。
注冊儀表網,馬上發布/獲取信息 8月14日早間,備受市場關注的四川省馬爾康市加達鋰礦勘查礦權競拍終于“塵埃落定”。內蒙古大中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中礦業”)發布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安徽省大中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42.0579億元競拍成功四川省馬爾康市加達鋰礦勘查礦權。
此外,在8月11日上午,四川省金川縣李家溝北鋰礦勘查權競拍也告一段落。歷經了一場激烈的“搶礦大戰”之后,總計報價3412次,最終由四川能投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以最高報價10.1億元競得,升值率超1771倍。
四川連續完成兩個“天價”鋰礦競拍,足見四川鋰礦資源儲量雄厚。四川作為全國能源資源大省,一直受到資本投資的青睞。此前,雅江縣斯諾威礦業發展有限公司破產重整事件轟動業內,多家知名企業爭相競拍,最終由寧德時代斥資超64億拿下100%股權。《四川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四川鋰礦石年開采總量將達到100萬噸;到2035年,將形成川西鋰礦等產業集群。
我國礦產資源種類豐富,在已查明的163個礦種中,鋰、鈷、鎳等戰略性新興礦產儲量逐漸上升。在鋰礦種類中,主要以鹽湖鹵水鋰礦、鋰輝石礦和鋰云母礦為主,但總體品位較低,優質鋰資源較少。
除四川外,江西鋰礦資源儲量讓人“眼紅”。
江西以鋰云母礦為主,從自然資源部獲悉,根據2022年度統計數據顯示,江西鋰礦儲量位居全國第一,占全國總量的40%。
目前已形成新余、宜春、贛州三大鋰電產業集群,打造了從上游鋰礦開采、中游電池材料生產和電池制造、下游新能源汽車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江西省新能源產業鏈現代化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提到,到2026年,江西省鋰電產業鏈營業收入超過3500億元、力爭達到4500億元。
我國是碳酸鋰最大的生產和消費國,但國內鋰資源供給僅占15%。此前,碳酸鋰乘新能源風口,價格一路飆升。但今年以來,國內碳酸鋰價格波動明顯加劇,較去年60萬元/噸的高點已經“腰斬”,在反彈至30萬元/噸后近期又出現連續下跌。
但鋰價雖然開始下跌,鋰電池產業鏈發展卻仍然保持良好走勢,終端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電池需求旺盛,鋰資源供應持續緊缺。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