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四方光電(武漢)儀器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展示
當前位置:四方光電(武漢)儀器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展示
2025
04-172025
04-16四方光電電化學一氧化碳傳感器ECO-5011系列通過UL 2075認證
四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的創新型電化學一氧化碳傳感器ECO-5011系列已成功獲得UL2075認證,標志著該系列產品在一氧化碳氣體檢測領域實現了優質的品質與可靠性。UL2075作為氣體與蒸汽探測器的核心認證標準,為包括一氧化碳(CO)在內的氣體檢測設備開發與認證提供了關鍵指導。該標準依據美國國家消防協會NFPA70《國家電氣法規》,規定了適用于室內外環境的便攜式可燃氣體及蒸汽探測器與傳感器的技術規范。為滿足UL2075嚴苛要求,四方光電一氧化碳傳感器歷經多項精密測試,涵蓋精度驗證、耐久性測試及環境耐2025
04-142025
04-112025
04-112025
04-09四方光電R290冷媒泄漏監測傳感器如何守護新能源車空調安全?
自1987年《蒙特利爾議定書》以來,制冷劑加速向零ODP(大氣臭氧消耗潛能值)、低GWP(全球變暖潛能值)迭代及滲透。《中國履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國家方案(2024-2030)(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鼓勵自然工質制冷劑替代技術研發和應用。全球日益趨嚴的法規及環保需求助推,以R290、R1234yf、R744等為代表的自然工質制冷劑技術加速在電動汽車熱系統領域的研發和應用。R290冷媒為何更適合電動汽車?與傳統內燃機車用空調相比,電動汽車無法使用發動機余熱采暖,且冬季低溫工況2025
03-272025
03-26復雜工況下的優選方案:AM4205制冷劑傳感器的高精度泄漏預警技術
四方光電AM4205系列非分散紅外(NDIR)制冷劑氣體傳感器,主要應用于R32、R454A、R454B、R454C等A2L類制冷劑以及丙烷R290等A3類制冷劑的泄漏監測與早期預警。該系列產品基于四方光電核心NDIR技術平臺,采用雙光束設計與智能基線自校準機制,確保長期穩定性。通過矩陣式校準機制,AM4205系列可在不同溫度范圍內實現精準檢測,適配多元化應用場景。搭載智能算法的核心優勢使其具備快速響應特性,可高效實現A2L及A3類制冷劑的泄漏偵測。基于NDIR技術的穩健架構與耐候性組件的應用,2025
03-252025
03-212025
03-202025
03-20新一代激光拉曼光譜氣體分析儀引領煤氣化裝置粗煤氣在線檢測技術變革
快速在線多組分氣體檢測技術對各種工業過程控制至關重要。傳統的多組分氣體分析技術包括氣相色譜法、質譜法和紅外吸收光譜法。氣相色譜儀的檢測速度太慢,質譜儀過于精密且十分昂貴,紅外吸收光譜分析儀的可測量氣體種類非常有限,這三種傳統檢測設備均存在明顯缺陷,難以滿足工業過程控制的實際應用需求。因此,在工業過程控制領域,迫切需要發展更加適用的多組分氣體檢測技術。四方光電(武漢)儀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方儀器”)自主研發的新一代產品LRGA-3200EX原位激光拉曼光譜氣體分析儀,具有測量氣體物種多、快速、2025
03-142025
02-282025
02-21四方儀器積極響應《煤層氣(煤礦瓦斯)排放標準》(GB 21522—2024)
一、《煤層氣(煤礦瓦斯)排放標準》修訂與甲烷排放控制甲烷是第二大溫室氣體,增溫潛勢高且壽命短,控制其排放對減緩全球變暖至關重要。中國作為甲烷排放大國,能源、農業和廢棄物處理是主要排放源。其中,煤礦生產活動占能源領域甲烷排放的80%,因此,煤礦甲烷排放控制成為了國家減排工作的關鍵環節。為加強甲烷排放控制,我國于2023年11月出臺《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提出將適時完善煤礦瓦斯排放標準。2024年12月1日,生態環境部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新修訂的《煤層氣(煤礦瓦斯)排放標準》(GB2152025
02-122025
02-07機動車尾氣顆粒數量(PN)分析儀的法規技術要求與全系列產品解決方案
1.機動車尾氣PN分析儀的法規技術要求與粗顆粒(PM10)和細顆粒(PM2.5)相比,超細顆粒(PM0.1;動力學粒徑在肺部的沉積分數更高、穿透程度更深、滯留率更高,因此越來越受到公共衛生界的關注。機動車發動機尾氣已被確認為環境超細顆粒排放的主要來源。機動車發動機尾氣排放中超細顆粒的質量占比太小,顆粒質量濃度難以體現超細顆粒排放水平,因而數量濃度是更好的量化指標(如圖1所示)。圖1柴油發動機尾氣排放中顆粒數量濃度(藍色)和顆粒質量濃度(紅色)的粒徑分布曲線(Zhangetal2014)為了控制機2025
01-142025
01-142025
01-07四方儀器核心技術助力化工企業突破痛點,實現提質增效與綠色轉型
行業概述化工行業作為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涵蓋了天然氣化工、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多個領域。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化工行業營業收入達到8萬億元,同比增長5.1%,而利潤總額為4294.7億元,同比下降1.6%。盡管營業收入有所增長,但利潤的下降反映出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有所減弱。因此,提質增效成為化工行業提升經濟效益的關鍵所在。近年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相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與化工行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轉型、節能降碳、安全生產等密切相關的重要文件和產業政策。這些政策為化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