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原理的本質差異
黑板溫度計通過模擬非透明材料的吸熱特性實現溫度監測。其傳感探頭被涂覆高吸收率(>0.95)的黑色涂層,表面無光學濾鏡,能吸收氙燈老化試驗箱內全光譜輻射(280-3000nm),同時通過熱傳導反映試樣表面因輻射產生的升溫效果。這種設計使其更貼近塑料、涂料等非透明材料的實際受熱狀態。 黑標準溫度計則針對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優化設計,其傳感元件外覆特殊黑色涂層的同時,加裝了截止波長為 300nm 的石英濾光片。該濾光片可過濾氙燈老化試驗箱內短波紫外線(<300nm),僅允許長波紫外線、可見光及紅外線通過,更精準模擬陽光透過玻璃照射后的輻射加熱效應,適用于評估薄膜、亞克力等透明材料的表面溫度變化。

應用場景的明確分界
在氙燈老化試驗箱的測試流程中,黑板溫度計主要用于非透明材料的老化試驗。例如,汽車保險杠、戶外塑料管材等試樣的測試中,黑板溫度計需將溫度控制在 40-80℃(±2℃),以模擬材料在直射陽光下的實際受熱情況。其測量值直接關聯設備的溫控系統,當溫度超過設定閾值時,氙燈老化試驗箱會自動調節冷卻系統或降低燈管功率。 黑標準溫度計則多用于建筑玻璃、光伏組件背板等透明材料的測試場景。在 ASTM G155 等標準中,明確要求此類測試需采用黑標準溫度計控制溫度,通常設定范圍為 50-90℃(±3℃)。由于透明材料的熱量傳遞機制更復雜,黑標準溫度計的濾光設計可有效排除短波紫外線對溫度測量的干擾,確保與材料實際使用環境的一致性。


技術參數的關鍵區別
二者在響應速度和校準標準上也存在差異。黑板溫度計的熱響應時間通常為 5-8 秒,需每 6 個月通過黑體爐校準一次;黑標準溫度計因濾光片存在能量損失,熱響應時間略長(8-12 秒),且需同時使用紫外輻射計和黑體爐進行雙重校準,確保濾光片性能與溫度測量精度。
在氙燈老化試驗箱的日常操作中,需根據試樣類型選擇對應溫度計:非透明材料優先啟用黑板溫度計,透明材料則必須使用黑標準溫度計。兩種器件的協同配合,是氙燈老化試驗箱實現多場景環境模擬的核心保障,也是確保材料老化測試數據真實性的關鍵技術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