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分析儀是一種專門用于捕獲、分析和顯示數字信號的電子測試儀器。與主要處理模擬信號的示波器不同,通過將電信號轉換為高/低電平(0/1)的邏輯序列,幫助工程師快速定位數字電路中的時序錯誤、協議違規或邏輯故障。以下是其核心功能、工作原理及應用場景的詳細解析:
一、核心功能:數字信號的“全息掃描”
多通道同步捕獲:可同時監測數十路甚至數百路數字信號(如32位數據總線、地址總線、控制信號),并確保所有通道采樣時刻嚴格同步(誤差通常小于1ns)。
協議解碼與總線分析:內置常見數字協議的解碼引擎,能將二進制數據流轉換為可讀格式(如ASCII字符、寄存器地址、數據值)。
時序違規檢測:自動檢測數字信號中的建立時間(Setup Time)、保持時間(Hold Time)違規,或毛刺(Glitch)、競爭冒險(Race Condition)等異常。
狀態機與代碼覆蓋率分析:通過記錄數字信號的狀態變化序列,反推硬件或軟件的狀態機行為,驗證設計邏輯是否符合預期。
二、邏輯分析儀的工作原理:從信號到邏輯的轉換
閾值比較:將輸入的模擬電壓與預設的邏輯電平閾值(如TTL電平的0.8V/2.4V)比較,輸出高(1)或低(0)電平。
采樣保持:按預設的采樣率(如100MS/s)對信號進行離散化,記錄每個采樣點的邏輯值。
存儲緩沖:將采樣數據存入環形緩沖區或FIFO,支持深度存儲(如1M樣本/通道)以捕獲長時序事件。
觸發條件:支持邊沿觸發(上升沿/下降沿)、字觸發(特定邏輯模式,如0x55AA)、序列觸發(多條件組合)等。
觸發位置:可設置觸發點在采樣數據的開始、中間或結束,靈活定位事件發生時刻。
波形視圖:以時間軸為橫軸,顯示各通道邏輯值的變化(高電平為1,低電平為0)。
列表視圖:按時間戳列出所有通道的邏輯狀態,便于逐行分析時序關系。
總線解碼視圖:將多路信號組合為總線數據,并疊加協議解析結果(如UART的起始位、數據位、停止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