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紫外凝膠成像分析儀的一般操作流程:
準備工作:
放置樣品:
選擇光源和設置參數:
根據樣品類型和實驗目的,選擇合適的光源(如紫外光、可見光等)。例如,對于 EB 染色的核酸凝膠,通常選擇紫外光源;對于考馬斯亮藍染色的蛋白質凝膠,可能選擇可見光光源。
設置相關參數,如波長(不同的染料或標記物可能需要特定波長的光來激發(fā)熒光)、照度(光的強度)、曝光時間等。這些參數的設置需要根據樣品的特性、染色情況以及預期的成像效果進行調整。一般來說,初次使用時可以先嘗試使用默認參數或參考儀器說明書中的建議值進行拍攝,然后根據拍攝結果再進行適當調整。
對焦與成像:
關閉暗箱門(如果有),通過儀器的調節(jié)裝置(如旋鈕、按鈕或軟件界面上的控制選項),緩慢調節(jié)鏡頭的焦距,使樣品在成像界面上清晰顯示??梢酝ㄟ^觀察實時顯示的圖像來判斷對焦是否準確,圖像清晰且樣品的細節(jié)能夠清楚分辨時,說明對焦完成。
確認對焦清晰后,啟動成像程序或按下相應的拍攝按鈕,儀器開始記錄凝膠樣品的圖像。成像過程中要保持儀器穩(wěn)定,避免震動或移動,以免影響圖像質量。
圖像查看與分析(可選):
保存與導出數據:
清理與關閉儀器:

不同型號和品牌的紫外凝膠成像分析儀在操作細節(jié)上可能會有所差異,因此在使用前務必仔細閱讀儀器的操作說明書,并在必要時參考廠家提供的培訓資料或咨詢相關技術支持人員。此外,在操作過程中要注意安全,特別是在使用紫外光源時,避免直接暴露在紫外線下,以免對眼睛和皮膚造成傷害。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