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新概念】近日,小編了解到,在經過兩次審議后,《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征求意見稿)》,6月2日起在市人大常委會網站上公開征求意見,為本月底的“三審"做準備。
經常使用某個
APP,卻發現自己下單購物或者預訂酒店機票的價格比"新手"貴?針對社會各界反映強烈的網絡平臺利用大數據“殺熟"問題,《《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給予重罰——
違法所得不超過1萬元的,5萬元起罰。情節嚴重的,可處5000萬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營業額5%以下罰款。 大數據到底有沒有殺熟?小編不是很清楚,但是,近年來,大數據市場規模卻在持續擴大。
大數據(big data),是指需要通過快速獲取、處理、分析以從中提取價值的海量、多樣化的交易數據、交互數據與傳感數據,其規模往往達到了PB(1024TB)級。不同機構對大數據也有不同的定義。
根據直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顧問發布的數據,2016-2019年,中國工業大數據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8.0%。2019年整體規模達到146.9億元,同比增長28.6%。
伴隨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不斷向工業領域滲透,在工業大數據行業利好政策不斷發布和“工業化、信息化”融合深入推進的背景下,我國工業大數據發展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應用廣度和應用深度不斷加強,持續促進傳統制造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工業智能化發展。未來三到五年,隨著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的發展,工業大數據將從探索起步階段邁入縱深發展階段,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工業大數據的競爭也將變得更為激烈。
在此背景下,2020年4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工業大數據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6個方面18項重點任務,包括數據的匯集、共享、應用、治理和安全工作,以及促進產業發展等領域。從整體架構來看,這些舉措充分考慮宏觀和微觀、供給側和需求側、發展與安全三方面辯證關系,構建了一個系統推進工業大數據發展的政策架構體系。
未來隨著相關政策的落地、5G和人工智能等新型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新基建的穩步推進,前瞻預計到2025年中國工業大數據行業收益規模有望達到497.6億元,行業發展空間巨大,未來可期。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