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新概念】日前,工信部發布了2017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立項通知。全國共有200余個相關項目進入立項支持名單,其中包括重慶的9個新模式應用項目,1個綜合標準化項目。
圖片源自網絡
上述項目中,包括重慶郵電大學的“工業互聯網基于IPv6的網絡互聯標準研究與試驗驗證”綜合標準化項目,以及重慶平偉實業“自主可控功率半導體離散型智能制造車間建設”、重慶集誠汽車電子“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新模式應用”、天圣制藥“中藥口服固體制劑數字化車間新模式應用”等。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重慶市入選項目主要集中在制造領域,涉及新能源汽車、醫療器械、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高技術船舶、水力發電裝備等多個領域,這既是《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也是重慶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
上述9個新模式應用項目總投資15.4億元,通過項目實施,實現了企業平均運營成本降低23%,生產效率提高29.9%,產品不良率降低28.8%,產品研制周期縮短36.7%,為重慶市制造業企業起到了標桿和示范作用。重慶郵電大學的綜合標準化項目結題以后,將形成8項國家關鍵標準草案和10項發明。
據了解,重慶市在2015年、2016年共有13個項目入選上述國家專項。今年全市立項數量和山東、上海并列全國第5。接下來,重慶市將繼續加大智能制造推進力度,力爭到2020年,建成10個數字化工廠、100個數字化車間和1000個智能生產單元。
(原標題:重慶10個項目入選2017國家智能制造專項)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