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上下游 】我們都知道在整座城市的地下盤旋著錯綜復雜的各種管道,其中危險性較高的是輸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網,一個小小的意外可能引發一場巨大的災難,已經發生過很多次這樣的爆炸事故。據悉,中科院物質研究所研制出的“城市天然氣管網監測系統”,可在50毫秒內迅速檢測出泄漏點,有望實現產業化推廣。
山東青島去年11月輸油管道爆燃事故的傷痛依然歷歷在目。今年8月1日凌晨中國臺灣高雄發生天然氣管道爆炸,造成重大傷亡。當整座城市坐落在有著燃、爆危險的龐大天然氣管網上,如何實現有效的安全監控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地下管網像一根根神經脈絡貫穿整個城市,與城市經濟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其管理倍受各級政府部門重視。然而,由于管網具有縱橫交錯;結構復雜;埋于地下具有不透明性;信息量及查詢量大;保存期長;要求不間斷地運行使用等特點,故僅靠圖紙、圖表等形式記錄保存管網資料,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的人工管理,已經不能適應規模日益擴大、經濟社會活動日益加快的現代化城市發展的要求。用新的技術和方法管理地下管網信息代替落后的人工管理方式,已成為十分迫切的任務。
近日,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所研制的“城市天然氣管網監測系統”通過了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的專家鑒定,有望實現產業化推廣。“城市天然氣管網監測系統”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所和安徽中科瀚海光電技術發展公司聯合研發而成,采用激光吸收光譜檢測技術,通過氣體分子對激光波長的改變識別甲烷,系統采用定點實時監測和移動巡檢相結合的方式,可以實時將檢測數據傳輸到遠程監控中心,為安全調度、應急處置提供依據。
該系統將可以在50毫秒內即可迅速檢測出燃氣泄漏點。該系統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所和安徽中科瀚海光電技術發展公司聯合研發而成,采用激光吸收光譜檢測技術,通過氣體分子對激光波長的改變識別甲烷,檢測靈敏度達到0.05%。
據研發人員介紹,此次研發的城市天然氣管網監測系統,采用定點實時監測和移動巡檢相結合的方式,可以實時將檢測數據傳輸到遠程監控中心,為安全調度、應急處置提供依據。
所謂“定點”,就是對儲氣場站、調壓站等易泄漏點進行24小時全天候監控;移動“巡檢”則是通過巡檢車查出地下管道的微小泄漏隱患,并以紅黃綠不同的顏色標示在電子地圖的軌跡上,對嚴重泄漏即時報警,從而實現有效監控。
國家安監總局科技規劃司副司長施衛祖表示,燃氣管線安全必須引起重視,城市天然氣管網監測系統”具有反應速度快、監測精度高、抗干擾性強等特點,建議加快產業化,使其早日服務于社會。
此次研發的城市天然氣管網監測系統,其亮點還在于可以對每一輛運行中的燃氣運輸車輛進行定位和泄漏監測。通過與北斗定位系統的一體化融合,把燃氣運輸車輛的安全狀態實時傳送,一旦發生泄漏立刻向駕駛員和監控中心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