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8000 探地雷達:地下隱蔽工程的精準
性能參數:
最小可探測目標尺寸:1 厘米 3。
掃描速度:500Hz,最大掃描長度單次可達 15 千米。
定位精度:搭載多頻段 GPS、GLONASS、Galileo、北斗衛星定位系統,搭配 SSR 增強或 RTK 可實現 1 至 5 厘米的實時 3D 定位精度。
設備尺寸及重量:尺寸為 145×145×70 毫米,含 4 節 AA 電池重量僅 0.7 千克。
產品功能:
實時可視化:借助 Proceq GPR Live 應用程序與 iPad 連接使用,支持實時查看 2D 和 3D 掃描數據,同時具備增強現實(AR)功能,可將探測的時間切片視圖疊加在現實場景上,輔助用戶快速解讀數據。
靈活掃描:除常規的網格掃描,還支持自由路徑掃描模式,可按任意路線掃描,并同步更新衛星圖像。
便捷數據管理:數據支持云存儲功能,用戶能在任意 iPad 上登錄賬號獲取數據,便于后期處理及團隊協作。
典型應用:主要包括地下管線探測、地質勘查、考古調查、結構評估、執法取證、墓地測繪等。其可無需示蹤線定位地下的燃氣、電力、水、電信等各類管線,也可定位違禁品、隱藏資產,或繪制墓地地圖,優化墓地管理工作等。
地下管線精準定位
在成都某交通路口三層管線探測項目中,GS8000 通過高頻(40MHz-3440MHz)與低頻(40MHz-1000MHz)雙模式協同,成功定位橋梁內部波紋管(鋼絞線)位置,避免鉆孔施工對結構造成損害。在某高速路段改擴建工程中,其低頻模式檢測到地下 1.2 米處的 PVC 排水管,并通過高頻模式識別淺層分層與缺陷,為施工提供了可靠數據支撐。該雷達還能識別燃氣、電力、電信等管線,無需依賴示蹤線即可實現非金屬管道的可視化。
在成都某交通路口三層管線探測項目中,GS8000 通過高頻(40MHz-3440MHz)與低頻(40MHz-1000MHz)雙模式協同,成功定位橋梁內部波紋管(鋼絞線)位置,避免鉆孔施工對結構造成損害。在某高速路段改擴建工程中,其低頻模式檢測到地下 1.2 米處的 PVC 排水管,并通過高頻模式識別淺層分層與缺陷,為施工提供了可靠數據支撐。該雷達還能識別燃氣、電力、電信等管線,無需依賴示蹤線即可實現非金屬管道的可視化。
道路病害診斷與橋梁檢測
GS8000 的三維成像技術可快速掃描路面,識別路基脫空、裂縫及不均勻沉降。例如,在某車間地面檢測中,其初步掃描鎖定 6 處缺陷區域,后續結合超聲波復測驗證了結果的準確性。在橋梁檢測中,通過實時成像分析橋面鋼筋分布及混凝土密實度,為橋梁加固提供量化依據。
GS8000 的三維成像技術可快速掃描路面,識別路基脫空、裂縫及不均勻沉降。例如,在某車間地面檢測中,其初步掃描鎖定 6 處缺陷區域,后續結合超聲波復測驗證了結果的準確性。在橋梁檢測中,通過實時成像分析橋面鋼筋分布及混凝土密實度,為橋梁加固提供量化依據。
遺址結構精細化探測
在奧地利 Schwarzleo 礦區,GS8000 通過超寬頻帶(40MHz-3440MHz)掃描,定位了 14 世紀至 19 世紀的歷史隧道入口、建筑地基及空洞,結合歷史地圖數據還原了地下 20 公里的礦道網絡。其時間切片視圖與 AR 實景融合功能,可清晰呈現掩埋的文物、墓室及有機殘留物的分布形態。
考古現場數字化建模
雷達的自由路徑掃描模式允許在復雜地形中自由移動,實時生成 C 掃視圖,結合 GNSS 定位數據構建遺址三維模型。例如,在某考古項目中,通過 3D 視圖直觀展示了地下 3 米處的石砌結構,為遺址保護與發掘方案提供了關鍵參考。
雷達的自由路徑掃描模式允許在復雜地形中自由移動,實時生成 C 掃視圖,結合 GNSS 定位數據構建遺址三維模型。例如,在某考古項目中,通過 3D 視圖直觀展示了地下 3 米處的石砌結構,為遺址保護與發掘方案提供了關鍵參考。
GS8000 探地雷達:地下隱蔽工程的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