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業廢水處理工藝有以下這些:
1、膜工藝
膜分離法常用的有微濾、納濾、超濾和反滲透等工藝。由于膜工藝在處理過程中不引入其他雜質,可以實現大分子和小分子物質的分離,因此常用于各種大分子原料的回收。目前限制膜工藝工程應用推廣的主要原因是膜的造價高、壽命短、易受污染和結垢堵塞等。伴隨著膜生產工藝的發展,膜工藝將在廢水處理領域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2、鐵碳微電解處理工藝
鐵碳微電解法是利用Fe/C原電池反應原理對廢水進行處理的良好工藝,又稱內電解法、鐵屑過濾法等。此法具有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好、使用壽命長、成本低廉及操作維護方便等諸多優點,并使用廢鐵屑為原料,也不需消耗電力資源,具有“以廢治廢”的意義。
3、臭氧氧化
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與還原態污染物反應時速度快,使用方便,不產生二次污染,可用于污水的消毒、除色、除臭、去除有機物和降低COD等。單獨使用臭氧氧化法造價高、處理成本昂貴,且其氧化反應具有選擇性,對某些鹵代烴及農藥等氧化效果比較差。
4、磁分離工藝
磁分離工藝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新型的利用廢水中雜質顆粒的磁性進行分離的水處理工藝。對于水中非磁性或弱磁性的顆粒,利用磁性接種工藝可使它們具有磁性。目前磁分離工藝還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還不能應用于實際工程實踐。
5、等離子水處理工藝
低溫等離子體水處理工藝,包括高壓脈沖放電等離子體水處理工藝和輝光放電等離子體水處理工藝,是利用放電直接將氣體放電等離子體中的活性粒子引入水中,可使水中的污染物*氧化和分解。該處理工藝靈活調整,操作過程簡單,維護費用低廉。受放電設備的限制,該工藝降解有機物的能量利用率較低,等離子體工藝在水處理中的應用還處在研發階段。
6、輻射工藝
與傳統的化學氧化相比,利用輻射工藝處理污染物,不需加入或只需少量加入化學試劑,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具有降解效率高、反應速度快、污染物降解*等優點。而且,當電離輻射與氧氣、臭氧等催化氧化手段聯合使用時,會產生“協同效應”。所以,輻射工藝處理污染物是一種清潔的、可持續利用的工藝,被原子能機構列為21世紀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主要研究方向。
7、超臨界水氧化工藝
該工藝是以超臨界水為介質,均相氧化分解有機物。該工藝反應速率快、停留時間短;氧化效率高,大部分有機物處理率可達99%以上;反應器結構簡單,設備體積小;處理范圍廣,不僅可以用于各種有毒物質、廢水、廢物的處理,還可以用于分解有機化合物;不需外界供熱,處理成本低;選擇性好,通過調節溫度與壓力,可以改變水的密度、粘度、擴散系數等物化特性,從而改變其對有機物的溶解性能,達到選擇性地控制反應產物的目的。超臨界氧化法在美國、德國、瑞典、日本等歐美國家已經有了浙江工業廢水處理工藝應用,但中國的研究起步較晚,還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