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智能水表的軟件設計
2022-03-30標簽:智能水表
IC卡智能水表軟件設計采用了模塊化處理,主控程序包括:系統(tǒng)初始化、狀態(tài)判斷、流量脈沖和用水量處理、報警提示和低功耗模式處理等,其中關鍵是計費處理部分和看門狗的初始化。功能子程序包括:IC卡的接IZl模塊(包括IC卡有效性判斷、讀/寫及IC卡的解密與加密)、計費處理模塊(包括階梯水價分段計費判斷及處理)及閥門控制模塊等。系統(tǒng)的主程序流程圖,如圖4所示。
圖4主程序流程圖
系統(tǒng)初始化包括對MSP430F413的堆棧、各端口、中斷、LCD控制寄存器的設置,從而使CPU能正常工作;系統(tǒng)初始化以后,進入低功耗模式,直到有各種中斷情況將其喚醒,再進入相應中斷服務程序。
4系統(tǒng)功能
設計和研制出的IC卡式智能水表,除了集預付費、階梯水價計費、故障檢測等功能于一體外,還兼具以下特殊功能:
(1)自動告警功能:當剩余水量用至設置的告警量時,水表將自動關閥,切斷水源,提醒用戶購水。
(2)透支功能:當剩余水量用至設置的透支量時,水表將自動關閥,切斷水源;此時,只有將“用戶卡”重新充值購水,才可使水表閥門開啟。
(3)自動保護功能:當水表遭遇磁干擾,水表將自動關閥;同時,水表將各種干擾狀態(tài)記錄在案。水表設有防拆裝置,當遇到自行拆裝的情況時,將進入鎖定狀態(tài)。
(4)電池欠壓提示功能:當電池電量低時,控制器將自動關閥,切斷水源,以提醒用戶更換電池;同時將剩余水量和實際用水量的記錄數據予以鎖定,更換新電池后,原用水信息數據不變。
(5)IC卡智能水表可隨時提供累計用水量、本月用水量及可用水量。為了便于用戶及時掌握用水情況,在使用過程中隨時可插“用戶卡”查看“累積用量”、“剩余量”、“單價”、“當月用量”。
上一篇:IC卡智能水表的外觀設計
下一篇:智能水表的基本構造原理
-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儀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儀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表網”。違反上 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儀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 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熱點資訊
最新產品\ NEW PRODUCT
-
四川樂山旋翼式遠傳水表 不要求區(qū)分極性,因此可以按照任意拓撲結構布線施工,支持級聯,適應未知的拓撲結構。這一點在集中抄表環(huán)境中尤為重要,因為實際環(huán)境的連接結構往往復雜且多變。
-
四川達州預付費水表 自來水管徑DN15 不要求區(qū)分極性,因此可以按照任意拓撲結構布線施工,支持級聯,適應未知的拓撲結構。這一點在集中抄表環(huán)境中尤為重要,因為實際環(huán)境的連接結構往往復雜且多變。
-
宜賓市翠屏區(qū) 家用智能遠傳水表 結構簡單,流量大,耐磨性好,測量精度高。水表在旋翼共需要水的流量測量單向DN15-40規(guī)范:小直徑的管道和常常被用來測量流速的小規(guī)模和中等規(guī)模較小的管道供水項目中,家庭用水量計量等。大直徑轉子水表用于工礦企業(yè)測量流經水管的冷水的用水量,管道直徑一般為DN50-150供您選擇。
-
溫江區(qū)智能水表物聯網無線遠傳水表后臺充值 水表結構簡單,流量大,耐磨性好,測量精度高。
-
宜賓IC卡水表 智能水表 預付費插卡水表 水表結構簡單,流量大,耐磨性好,測量精度高。
-
雙流區(qū)智能水表物聯網無線遠傳水表后臺充值 水表結構簡單,流量大,耐磨性好,測量精度高。
-
金牛區(qū)智能水表4G無線遠傳水表后臺充值水表結構簡單,流量大,耐磨性好,測量精度高。
-
四川巴中旋翼式熱水表螺紋液封濕式機械水表旋翼式機械水表結構簡單,流量大,耐磨性好,測量精度高。
-
四川青城山機械式水表旋翼式螺紋冷水表 旋翼式機械水表結構簡單,流量大,耐磨性好,測量精度高。水表在旋翼共需要水的流量測量單向DN15-40規(guī)范:小直徑的管道和常常被用來測量流速的小規(guī)模和中等規(guī)模較小的管道供水項目中,家庭用水量計量等。大直徑轉子水表用于工礦企業(yè)測量流經水管的冷水的用水量,管道直徑一般為DN50-150供您選擇。
-
重慶遠傳水表本地廠家直供 遠傳預付費水表 它利用各種信息傳感器、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tǒng)、紅外感應器等裝置與技術,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jiān)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等各種需要的信息,通過各類可能的網絡接入,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的泛在連接,實現對物品和過程的智能化感知、識別和管理。